
由陈可辛执导的《中国合伙人》,在影片中借鉴了不少“新东方”的真实故事,很多剧情,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“新东方”三位创始人俞敏洪、徐小平和王强的故事。也看过不少介绍三人创业中为人处事情感纠葛的文章,一路相爱相杀还是把新东方做大做上市 了,最终还是分开了,但一直都互相牵挂默默支持着彼此。这种结局还算是完美的,现实中还有很多合伙创业最后结局太狗血的。那么我们创业,如果合伙该注意些什么呢?根据过往的经历和接触的案例给大家分享一下。
一、合伙创业不能光看哥们感情。同学大学刚毕业,有几个同学激情满满要创业,在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后说干就干。一开始没有相关经验,走了不少弯路,大家也齐心协力一起往前走。经过一两年市场的洗礼大家都成熟了不少,生意也渐渐步入了正轨,可这时哥几个的经营理念和思路却发了变化。争执的事情时有发生,彼此之间才发现做同学做朋友更简单一些,合作做事情越久越发现好多观念不能碰到一起。谁也不能说服谁,这样僵持了一年不欢而散朋友也没得做了。我们身边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,会听过同学之前、朋友之间等合伙创业失败的例子。这种感情是不参杂利益最纯粹的,但做事情是理性的,能不能一起做事要深入了解彼此的世界观和价值观。有相同的认知才能合作,要不然后期做起来出现分歧,沟通都没法沟通了,只能落个分道扬镳的结局。
二、合伙创业合伙人要全身心投入。一客户创业开店,选择和自己发小合伙。两人一起选项目,一起谈项目,彼此都非常上心。项目正式开始后,客户发小还是舍不得丢掉原来的工作,决定只投资兼职做。客户也没在意这事,周一到周五都是客户盯着,周末发小盯着。一开始发小还能坚持看店,谁知道她一谈对象就不顾店了。这可苦了我这客户和员工,遇到事时经常找不到人。本来周末对于她们店来说就是一星期最赚钱的时刻,客户刚开始也迁就,时间久了隔阂就大了。最后摊牌说这事后,以发小退出而收场一拍两散。所以合伙人能不能全身心投入也是要注意的问题,或则说要么出人就全职做,要么不出人出钱就只享受分红不管经营。
三、合伙创业分工要明确。一客户和朋友合伙创业开店,朋友还是成功的商人。他和朋友对半出了创业资金,约定客户全权负责经营。店面运营起来后,一开始就顺风顺水,随着他的努力经营营业额不断攀升。客户朋友一开始并没把这个小生意当回事,现在一算账这个生意有做头,多开几家店那利润也是很可观的。于是就经常来店里,觉得不符合自己想法的就让店长改,也不经过我的客户。经常这边布置完那边就要求改,时间一久各种积怨都爆发了,我的客户还在忍耐,但从店长到员工不断的在换人。大家也能想到结局,生意是一落千丈,最后也是失败而收场。所以说创业一开始就要白纸黑字把权利和义务写的清清楚楚,千万不能把出资分红和店面运营混为一谈,谁都想指挥底下就乱了套了。
四、合伙创业利润分配要合理。这点也得是在一开始就要约定的明明白白,越是熟人合伙越要合同写清楚。我们看过很多在项目不赚钱时同甘共苦的合伙创业者,但看到了更多的因为项目赚钱后因为分配问题闹的不欢而散的。上面讲的案例也或多或少涉及到这个问题,所以不要一开始不好意思约定这个,人性经不起利益的检验,做好分配约定不给自己找麻烦。我们还要强调一下分配的合理性,比如出钱怎么分、出人的怎么分、出钱又出人的怎么分,这才是开始干之前要定好的大事。
创业注意好这几点,解决了这些事情,才能去进行下一步的具体规划。要不然创业开始后再来说这些那就来不及了,即便后面能达成共识那也只是互相的妥协而已,搞不好会有更深的潜在风险。










